没有边界感,你就永远拎不清
心理学专家曾奇峰有一个比喻:
“悬崖的边界很清楚,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;但是水的边界比较模糊,所以经常会淹死人。”
自然界里,不清晰的边界就像一个陷阱,常常杀人于无形。
而在现实生活中,模糊的边界感也会给人带来困扰,造成误解和伤害。
与人交往时,保持边界感,是成年人必备的修养。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·福沃德说:
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,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,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,我的事情归我。
网上流行过一个“拧瓶盖”的测试题。
你和妻子正在影院看电影,这时,旁边一个女子递来一瓶水,让你帮忙扭瓶盖,你该怎么办?
知名媒体人罗振宇给出了正确做法——拿过矿泉水瓶,问妻子:“老婆,你要不要帮她这个忙?”
如果老婆说:“我也拧不动。”
那你就可以说:“那好老婆,我帮你拧开。”
这便是与人交往的艺术,它的宗旨归根到底,就是讲究亲疏有别。
网上有人说:“边界感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人,反而会给人一种舒适的高级感。”
越长大越觉得,好的人际关系,都讲究边界和分寸感。
夫妻相处时,守住忠诚的底线;
教育孩子时,给一些成长的空间;
日常交流时,留出恰到好处的距离。